当前位置: 首页> 政策通> 政策资讯> 详情

九江市委市政府作出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决定

政策来源:九江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8-09-25

适用地区:江西省九江市

浏览量:315

关键词: 其他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下,九江被列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首批创建城市。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在九江全面实施见效,把九江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特作出如下决定。

一、从政治和大局高度扛起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的使命担当

(一)这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反复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在更高层面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省委省政府要求九江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全力打造江西门户城市,建设百里长江“最美岸线”和区域性航运中心。全市上下务必提高政治站位,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切实把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各项工作抓实抓好,推动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九江落地见效。

(二)这是抢抓战略机遇放大独特优势的现实选择。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纵深推进,沿江地区面临新一轮大开放、大发展的重大机遇。沿江临港是九江在江西独有的优势。如果发挥不好江西融入长江经济带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平台、主抓手作用,就无法向组织和人民交代。全市上下务必因时而动、乘势而为,在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中分享政策红利,放大自身优势,拓展发展空间,努力把九江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省域门户城市。

(三)这是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样板,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一块试验田,是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个新引擎。要抓住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契机,用好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平台,通过优化国土保护开发利用新空间、构建生态环境共建共治新格局、培育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动能,实现九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这是顺应人民享有高品质生活新期盼的战略举措。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九江人民更加渴望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活高品质改善。全市上下务必通过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破除发展难题,探索发展路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向往。

二、准确把握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的总体要求

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等五个重大关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导向,以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为特色,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支撑,着力完善绿色制度、筑牢绿色屏障、发展绿色经济、建造绿色家园、培育绿色文化,走出一条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新路子,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提供九江模式。

(一)融入是前提

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只有主动、快速、全面、深度融入,才能在更高起点更大平台上参与、共享长江经济带建设,提高九江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否则,就会丧失优势、痛失良机、错失发展。

——主动融入。主动抢抓机遇、研究机遇、转化机遇;主动顺应政策导向和产业方向,包装项目、招引项目、推进项目;主动加强沟通和对接,全力争取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及相关省直部门的支持,积极谋划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

——快速融入。快可占领先机,慢则步人后尘。要抢下“先手棋”,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抓紧谋划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整体布局和重点思路;抢占“制高点”,抓紧构建放大优势、挖掘潜能、汇聚要素的体制机制;抢进“快车道”,抓紧推动长江经济带各项部署快速启动、快速占位、快速突破。

——全面融入。融入长江经济带是带动全局的牵引工程,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是立足长远的系统任务。要统筹推进沿江板块、沿湖板块和山区板块改革发展,协调推进工业、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全区域、全方位、全过程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格局。

——深度融入。把九江的发展纳入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的大局之中,着力推进区域规划对接,拓展九江对外开放的领域和空间;着力推进交通基础对接,实现九江与沿江各地区互联互通;着力推进产业发展对接,在分工合作中逐步形成具有九江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着力推进交流合作对接,建立九江与其他沿江城市多领域、多层次协作机制。

(二)绿色是重点

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彰显生态主题,写好绿色文章,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协调水路港岸产城等多个方面,着力打造水美、岸美、产业美、环境美的长江最美岸线,给子孙后代留下“九派寻阳郡,分明似画图”的绿色生态和良好环境。

——厚植绿色发展理念。强化“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建立绿色考核导向,引导领导干部摒弃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将绿色发展落实到作决策、抓工作、推改革、促发展的行动中。

——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以刀刃向内精神推动生产方式绿色革命,着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化转型,推动城市化和城镇建设绿色化提升,推动乡村环境绿色化治理,推动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

——培育绿色生活风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倡导推广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绿色文化体系,推动形成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

(三)发展是核心

从新时代主要矛盾和九江欠发达的基本市情出发,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保持专注发展的定力,把发展的劲头鼓得更足,把发展的氛围造得更浓,把发展的举措抓得更实,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着力把九江建设成为区域率先发展战略高地。突出抓产业。着眼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纽带、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突出抓项目。坚持把项目作为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力量。千方百计谋划生成项目、多争多引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形成好项目源源不断滚动发展的格局。坚持发展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强化项目考核督查机制,推进重大项目落实见效。

——突出抓新动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改善新旧动能转换接续的政策环境,构建推动创新创业、促进要素集成的制度体系。持续放大科技、人才、资本的拉动效应,加快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

——突出抓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不懈推进简政放权,深入开展“怕、慢、假、庸、散”等作风建设突出问题整治,持续推进“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努力打造政策更优、成本更低、服务更好、办事更快的营商环境。

(四)示范是关键

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既有生态资源优势,又有绿色发展基础,要在空间布局、生态修复、环境治理、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等方面加快改革探索,努力为长江经济带沿江城市绿色发展开辟路径、提供经验。

——主攻方向。重点围绕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和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在生态环境治理的新机制方面积极探索,形成示范效应。

——目标定位。以绿色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三区两带一高地”,将九江建设成为全国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示范区、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先行区、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创新区、百里长江风光带、万亿临港产业带和内陆开放合作新高地。

——示范模式。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积极打造“三个样板”(化工生态园区、最美岸线和绿色制度),探索建设“两个平台”(全国生态技术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全国氮磷指标及碳汇交易平台)、谋划设立“一个基金”(鄱阳湖长江水基金)。

三、全力聚焦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的主要任务

(一)打造百里长江“最美岸线”,构筑绿色生态屏障

1.着力实现“水美”。着眼系统解决水污染、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问题,加快白水湖、琵琶湖、十里河、龙开故道等内湖内河以及鄱阳湖、修河等长江主要支流的水环境整治。加强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的全过程管理,促进河湖水质稳定好转达标,确保实现“灭五减四增三”目标。加快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重点推进污水处理管网、垃圾处理设施、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等建设,加快实现污染物全收集、全处理。突出非法行为整治,严厉打击非法捕捞、非法采矿等违法行为,严格整治船舶垃圾、固废、燃料、污水排放等行为,全面禁止网箱养殖、旅游餐饮等可能污染饮用水源水体活动。

2.着力实现“岸美”。坚持“科学、有序、集约、高效”原则,合理划分岸线功能。持续开展沿江码头专项治理,整合“小散低”码头,推动岸线资源永续利用。坚决打击河道非法采砂、非法捕捞、非法采矿等危及长江生态环境的行为。将目前尚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岸线资源划为“保留区”,严禁粗放低效开发。坚持引环保企业、建生态园区、促绿色发展,实施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建成一批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绿色产业基地、绿色工厂和智能化工厂。实施“关停并转搬”,对现有小化工企业实行“三年出清计划”,沿江1公里内不新增化工企业和煤化工,5公里内不再新建化工园区,并严控严管新建项目。坚持把沿岸作为生态景观来打造,堤外打造生态绿化带、堤内打造园林景观带,建成滨江“百里风光带”。

3.着力实现“产业美”。力争通过3∽5年努力,实现“百千万”目标。“百”,就是打造10个以上过百亿的企业;“千”,就是打造5个以上特色千亿产业;“万”,就是打造万亿临港经济带。在“一产”上,大力推进“一县一园”特色农业、田园综合体、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以“两茶一水”等为特色的现代农业,确保每个县培育1∽2个有特色和影响力的主导产业,打响“鄱阳湖”农产品品牌。在“二产”上,重点实施“555工程”,推进石油化工、钢铁有色、现代轻纺、装备制造、电力能源五大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电子电器、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五大战略新兴产业,着力打造现代轻纺、石油化工、电子电器、新材料、新能源五大特色千亿产业集群。在“三产”上,突出以庐山为龙头,推进文旅结合,加快发展现代旅游,努力构建全域旅游格局;以推动企业上市为依托,推进“五大集团”和“1+7”产业基金运作,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以打造区域性航运中心为重点,推进集疏运体系和港口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航运物流业。

4.着力实现“环境美”。以道路、铁路、景区景点、城乡结合部为重点,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突出抓好拆违拆临、穿衣戴帽、环境整治、长效管控,实现岸上和水体、地上和地下、城市和农村的系统推进。以解决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让天空更湛蓝、山林更翠绿、河水更清澈、空气更清新。

(二)加快建设区域性航运中心,构建双向开放新格局

1.完善立体交通网。加快安九客专建设,尽快启动昌九客专、昌九大道二期建设,着力打通沿江快速通道。加快推进9条疏港公路和4条铁路专用线建设,不断完善集疏运体系。坚持客货并举、军民两用,推进庐山机场复航,布局建设一批通航机场。通过动高联运方式争取更多直达城市高铁列车班次。积极推进芳兰大道、琴湖大道、高铁大道、城市快速路、城市轻轨等项目建设,打通城市内部道路以及疏港公路断点堵点。

2.推进港口枢纽建设。快速推进航运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彭泽红光综合枢纽港、城西港区上港二期等项目建设。加强与南昌港等省内港口合作,与上海、武汉、重庆、南京、舟山等港口联动协作,着力打造江海直达、服务全省、辐射周边的区域性航运中心。加快推进水果、冰鲜水产品、整车等进口指定口岸申报工作和肉类进口指定口岸验收工作,积极做好综合保税区申报运营。全面提高通关效率,巩固九江电子口岸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成效。

3.发展现代航运物流。引进培育航运物流龙头企业,推进港航企业兼并重组。加快中邮呼叫中心、跨境电商产业园、快递园区等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大宗物流集散中心,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完善港口物流服务配套,发展港口服务经济。

4.加强区域开放合作。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动鄂湘赣三省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加强与湖北武汉都市圈、长三角都市圈的合作。全面落实长江中游24城市合作共识,加快与安庆、黄冈、黄石等地联动发展,鼓励沿江县区先行先试,开展跨江合作。

(三)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经济发展动力变革

1.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把技术改造作为重要抓手,建立重点企业技改项目库,加大技改投入,通过运用新技术实现企业裂变扩张、提能升级。支持企业外引内联、兼并重组、战略合作,鼓励大企业提高产品本地配套率,推动传统企业向创新驱动、高端高新、质量品牌、融合发展、现代管理等方面转型升级。

2.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无中生有”项目,扶持一批“有中出新”项目,以重点突破带动新兴产业整体跃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数字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创新制造业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打造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鼓励产业创新升级,以科技创新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抓好“一南一北”(共青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鄱阳湖生态科技城)两个创新发展平台。抓住赣江新区建设发展机遇,大力支持永修、共青组团加快发展,在全省“一圈引领”的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中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在每个县(市、区)工业园中规划建设1平方公里的科技创新园。提高创新扶持政策的精准度,根据企业科技创新不同需求分类施策,实行“一企一策”。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积极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提高全社会科技研发(R&D)经费投入强度。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落实人才新政30条。探索新模式,加大柔性引才力度,推动科研技术人才以挂职、项目合作、兼职、离岗创业等多种形式参与产业研发。加大力度引导鼓励浔企回迁、浔商回家、浔才回归。深入推进政银企常态化对接。积极探索新型投融资模式,推动天使、风投、私募股权基金等各类资本投资创新创业。落实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鼓励和扶持企业上市融资。完善防控监管机制,加大非法集资打击力度,确保政府债务风险和各类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4.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坚持“发展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立足九江长远发展,着力谋划一批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城建项目、重要民生项目,积蓄发展后劲。重点围绕“5+1”产业集群开展产业招商,注重发挥中介组织和已落户企业作用,实施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大数据招商、小分队招商。切实增强招商的针对性、实效性,把招商活动的成果转化为落地的项目。完善“飞地”“跨区”等招商模式,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完善两套“五个一”机制和项目责任落实机制,健全督查、问责机制,推动项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时间节点、完成情况全面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5.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提升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降低资源流动、资产重组的成本,引导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转移。着力推进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建立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探索授权、特许外包、购买服务、公私协同等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着力推进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大力推进行政许可“一次办”“一次不跑”,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四)提高城市发展水平,振兴省域门户城市

1.强化规划引领。积极融入昌九抚城市圈,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规划,打造“中心集聚、组团发展、一体融合”的城市发展格局。科学设计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景观风貌和建筑色彩,把九江建设成为生活宜居、生态优美、生产繁荣的山水文化名城。力争3∽5年时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15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

2.加快“五大组团”建设。协调推进老城区、八里湖新区、高铁新区、经开区、鄱阳湖生态科技城组团建设。八里湖组团重点推进赛城湖新区建设,加快从八里湖走向赛城湖步伐,着力建成一座绿色生态、创新时尚、智慧互联、全国一流的时代新城。高铁新区组团加快高铁枢纽、高架快速路等项目,建成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城区门户、旅客集散中心、高铁经济样板。鄱阳湖生态科技城组团加快建设科创中心、新产业综合体、芳兰湖生态公园等项目,大力培育新科技新产业新动能新经济,打造成为绿色生态示范区、科技创新引领区、体制机制创新区。经开区组团加快产业集聚,促进产城融合,形成主业更突出、龙头更强劲、链条更完善、配套更齐全、支撑更有力的发展格局,真正成为全市发展的“火车头”。老城区组团通过实施棚户区改造,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品位、营造环境,大力发展现代城市经济。

3.深入推进“三城同创”。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深入挖掘九江文化底蕴,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利用,塑造地方文化特色,展现“老九江”韵味。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加强城市环境卫生治理,建立健全环境卫生长效保洁管理机制,推动环境卫生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轨道。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着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市精细化、人性化、智能化、法治化管理水平,创造更加整洁有序的市容、更加舒适宜居的环境、更加畅通便利的出行、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更加文明礼让的风尚。开展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动员全市人民参与文明创建,力争到2020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把城市建成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4.建设新型特色城镇。顺应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科学确定城镇开发强度,提高县城土地利用效率,适度增加建成区人口密度,推动县城内涵提升式发展。深入推进码头镇、渣津镇、流泗镇等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托特色产业、生态环境、人文历史等有利条件,大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

(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辟绿色富民新路径

深刻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结合九江实际,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不断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1.做强县域经济。大力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赋予县(市、区)更多自主权,发挥县(市、区)考核指挥棒作用,进一步激发县域发展活力,构建“龙头带动,骨干支撑,多点发力,多极崛起”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通过3∽5年努力,打造1个全国百强县、2个全省十强县。

2.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促进农村集体产权流转溢价增值。从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产业优势、生态条件等出发,因地制宜发展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休闲观光型集体经济。管好用好集体资产,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培养村级的“造血功能”。

3.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打好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教育扶贫、保障扶贫、互联网+扶贫、健康扶贫等政策组合拳,切实提高脱贫攻坚质量。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机制,强化扶贫督查考核和责任追究。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确保2018年脱贫4.1万人,108个贫困村退出;2019年脱贫46个贫困村,2个贫困县摘帽;到2020年全市城乡贫困群众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4.建设美丽乡村。以村民宜居为重点,彰显生态环境优势,完善公共设施配套,统筹抓好新农村点建设工作,形成“连点成线、拓线成面、突出特色、整片打造”的建设格局,建设既有现代气息又有乡土根脉的美丽村庄、美丽庭院。

5.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坚持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加大力度治理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和殡葬改革,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六)补齐民生短板,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

1.办好民生实事。重点实施好“十个一百”惠民利民工程。建立健全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落实国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举措。拓宽城乡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进一步优化教育网点布局。加快健康九江建设,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体育和全民健身事业。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特困供养对象供养标准,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和“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3.强化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切实增强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不断强化安全监管和防范举措,抓细抓实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从严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薄弱环节,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加快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4.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法治九江、平安九江建设,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加快构筑信息化、立体化、全覆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治安防控、应急处突能力。广泛发动群众,依法有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依法严惩、打早打小、除恶务尽,始终保持对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强化信访积案化解和源头防范,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四、强化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九江市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领导小组,市委书记任组长,市政府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市相关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委农工部、市委政研室、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工信委、市国资委、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统计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旅发委、市环保局、市口岸办、市国土局、市港口局、市执法局、市商管办、市安监局、市公路局、市体育局、市质监局、市文广新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扶贫和移民办、市卫计委、市公安局、市政府金融办、九江海关、九江海事局、九江航道处、九江地方海事局等单位以及各县(市、区)党委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监督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的重大事项。建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绿色发展责任体系。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积极作为,形成统分结合、整体联动的强大工作合力。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决定》的总体要求,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配套办法,细化任务,明确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地。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建立生态补偿与保护长效机制,逐步建立生态补偿标准体系,引导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之间开展生态补偿机制合作,激发生态环境保护内生积极性。

完善市场培育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进入绿色产业市场,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开展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项目。争取上级支持,探索设立鄱阳湖长江水基金,建设生态技术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氮磷指标及碳汇交易平台。

完善政绩考核机制,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考核权重,形成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的绿色经济考评体系。

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记录在案、严肃问责。

完善生态法治机制,重点围绕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与补偿、环境公益诉讼等,分层次有步骤制定和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为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提供法治保障。

(三)强化共同行动

把绿色发展教育纳入各类教育培训体系,推进绿色发展理念进家庭、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引导全市人民养成绿色思维、绿色行为、绿色习惯。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利用互联网、报刊、电视、广播等各类媒体,大力宣传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内涵意蕴和进展成效,营造合力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动员和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新的社会阶层及各人民团体等全社会力量,积极投身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

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关系民生福祉,关乎九江未来。全市上下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决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奋力迈出打造区域率先发展战略高地的坚实步伐,为共绘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新画卷作出九江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九江市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2018年09月13日


项目日历

已入库项目
3876

政策订阅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关系的政策

政策匹配

148家企业
成功匹配政策

政策解读

深入分析解读政策
2072

每日一听

每日推送10分钟政策音频

联系我们
  • 服务热线:4006-0531-77       双创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营咨询:0531-88873003
  • 技术支持:0531-88873113    邮箱:zhenghe@zhenghe.cn
  • 监督举报邮箱:zhjbyx@zhenghe.cn
  • 注册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汉峪金谷A3区5号楼17层
  • 公司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汉峪金谷A3区5号楼17层
微信二维码
APP客户端